2025年 3 月 31日, 星期一
新闻

实验动物学

动物体内转染实验,如何评估不同组织的干扰效率?

          运用体内试剂Entranster-in vivo进行体内转染实验后,针对具体的组织器官,不同的注射方法会明显影响效果。比如,大脑神经细胞的体内转染,可以采用尾静脉注射和侧脑室注射,用侧脑室的方法就好得多。再比如,肺部的体内转染,用气管灌注就比用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好得多。体内转染试剂和核酸的混合物与靶器官的接触越直接越充分,效果越好。干扰效率 …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与LncRNA GAS5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研究

      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损伤,其原因很多,死亡率相对较高。目前的研究表明,LncRNA GAS5、mir-23a和PTEN在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现分享一篇体内转染(entranster)与LncRNA GAS5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研究的文献,旨在探讨lncrna-gas5、mir-23a和pten在肝纤维化和 …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与microRNA-155和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脏炎症研究

      人体肝脏承担着多种任务,包括解毒,代谢废物的排出、营养摄取和储存、总能量代谢和重要血清蛋白的分泌。其特殊功能使肝脏成为一个极易受到毒性损伤的器官,可能引发肝脏炎症和随后的纤维化和终末期组织损伤。在所有肝毒性化学损伤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见原因。虽有报道称,美国50%以上的急性肝衰竭病例都与APAP中毒有关 …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与microRNA-31对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同时存在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脓毒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器官功能障碍有关,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氧血症和肠屏障功能障碍。此外,肠道内含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微生物,据报道,这些微生物是脓毒症的潜在病原体,也可能因脓毒症而易受缺血再灌注损伤。肠屏障功能障碍可导致脓毒症继发性细菌移位和多种器官功 …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与cflar调节炎症和内质网应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中风是全球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以显著炎症和广泛的细胞死亡为特征。多个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识别这些通路中不明确的关键调节因子可能为治疗提供有前景的靶点。casp8和fadd样凋亡调节因子(cflar)在多个器官中表达,可调节炎症。现分享一篇 …

阅读更多 »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分级

(一)普通动物 普通动物是指饲养在开放环境中,微生物控制水平低,不携带主要的人畜共患和烈性传染性动物疾病病原体的动物。 普通动物是实验中微生物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其饲养环境为开放系统,空气未经净化,饲料要求采用符合动物营养要求的全价颗粒饲料,饮水符合城市饮用水标准,并保持在18 -20℃ 、相对湿度在50% -60% 、照度在80 -100lx、噪声低于7 …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Entranster)与神经炎症和创伤性脑损伤研究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导致儿童很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被称为重要的继发性损伤机制的神经炎症在TBI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过程中发挥有害或有益的作用。然而,持续和过度的炎症会加重TBI后神经元细胞凋亡。现分享一篇体内转染(Entranster)与神经炎症和创伤性脑损伤研究的文献,以供参考。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entranster)与信号素3A导致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血脑屏障损伤研究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率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脑外伤死亡率为10.8%,致残率为12%。脑外伤已成为40岁以下人群的第五大死因,年轻人约占脑外伤患者的70%。信号素3A(SEMA 3A)是信号素家族的成员,是一类参与神经网络构建的膜相关蛋白。SEMA3A曾被报道可影响血管通透性,但其在创伤性脑损伤(TB …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与HO-1在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中的作用研究

过敏性哮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以嗜酸细胞炎症为特征的Th2免疫反应。最近的调查显示,Th17细胞在非嗜酸细胞性哮喘(NEA)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导致激素抵抗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血红素氧合酶-1(HO-1)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然而,它的作用在NEA仍不清楚。先分享一篇运用体内转染siRNA方法(Entranster)研究HO-1在过敏性哮喘模型小 …

阅读更多 »

体内转染(Entranster)与DNMT1过表达和废用性骨质疏松研究

废用性骨质疏松(DOP)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由于骨骼的机械张力刺激减少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骨量减少。可以出现于运动能力受限或功能障碍,也可能发生于创伤或者术后制动。有关DOP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尽管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主要原因。最近,有研究表明DNA甲基转移酶(DNMT)蛋白可将胞嘧啶催化为5-甲基胞嘧啶(5mC),改变DNA的表观遗传状态。现分享一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