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 月 5日, 星期六
新闻

分子生物学

Northern Blot原理及所需仪器、试剂

一、原理:在变性条件下将待检的R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继而将在凝胶中的位置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或尼龙膜上,固定后再与同位素或其它标记物标记的RNA探针进行反应。 用途: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及其含量。 二、仪器与试剂 仪器:  恒温水浴箱,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真空转移仪,真空泵,UV交联仪,杂交炉,恒温摇床,脱色摇床,漩涡振荡器 …

阅读更多 »

如何制备双链siRNA?

本方案介绍如何将合成的siRNA 有义链和反义链复性形成双链siRNA, 以及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双链siRNA 进行分析。 试剂 丙烯酰胺: 双丙烯酰胺(19 : 1, 40%, m/V)过硫酸铵( 10%, m/V) 复性缓冲液(10 X ) 2‘ 脱保护缓冲液[100 mmol/L 乙酸,用四甲基乙二胺( TEMED) 调整pH …

阅读更多 »

WB内参的重要性

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可能存在总蛋白浓度测定不准确;或者蛋白质样品在电泳前上样时产生的样品间的操作误差。所以一般的Western Blot实验都需要进行内参设置。 内参即是内部参照(Internal Control),Western Blot实验中选择内参作为参照体系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具有很好的说明性。对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来说,内参一般是指由管家 …

阅读更多 »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原理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可以:(1)组蛋白修饰酶的抗体作为“生物标记”;(2)转录调控分析;(3)药物开发研究;(4)DNA损失与凋亡分析。 实验方法原理: 在保持组蛋白和DNA联合的同时,通过运用对应于一个特定组蛋白标记的生物抗体,染色质被切成很小的片断,并沉淀下来。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rein A”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 …

阅读更多 »

蛋白质印迹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 滤纸、胶、膜之间的大小,一般是滤纸>=膜>=胶。 · 滤纸、胶、膜之间千万不能有气泡,气泡会造成短路。 · 因为DEPF膜的疏水性,膜必须首先在甲醇中完全浸湿。而且在以后的操作中,膜也必须随时保持湿润(干膜法除外)。 · 滤纸可以重复利用,上层滤纸(靠膜)内吸附有很多转移透过的蛋白质,所以上下滤纸一定不能弄混,在不能分辨的情况下,可以将靠胶滤 …

阅读更多 »

将DNA 导入细胞和微生物

分离后, DNA 经常被用于导入细胞和微生物,用来观察受体菌表型的改变或收获大批的供体DNA 及其翻译产物。 原核细胞 转化是细菌与分离的DNA 重组后发生遗传基因的改变。转化通常用来扩增克隆的DNA, 另一个常见的用途是获得大量特定的蛋白质——转化了表达载体的细菌将产生大量的DNA 编码的蛋白质。细菌转化主要有两种方法。 与高浓度的钙离子温育,导致细菌的脂 …

阅读更多 »

导致western Blot发光(ECL)“背景高”的原因有哪些?

Western Blot发光经常有“背景太高”问题,导致“背景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抗体浓度过高,洗涤不充分,可以造成抗体在膜上的非特异结合,导致高背景。可通过降低抗体稀释度,增加洗膜次数和Buffer用量,或在Wash Buffer中添加终浓度0.05%的Tween-20加以改善。 2. 封闭不充分,会造成抗体在膜上的非特异结合,导 …

阅读更多 »

启动子甲基化调控的miR-148a-3p通过靶向MAP3K9抑制肺腺癌的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各种肺癌的85%。肺腺癌(LUAD)是NSCLC的主要亚型,其特点是高转移和高死亡率。NSCLC患者的低生存率主要是由于远处转移,占癌症相关死亡的90%。尽管许多治疗策略已经得到应用,但NSCLC的预后仍令人不太满意。缺乏适当的生物标志物和准确的治疗目标以及化疗药物的毒性导致了肺癌的疗效不佳。因此,探索LUAD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 …

阅读更多 »

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实验原理  在EDTA和SDS等去污剂存在下,用蛋白酶K消化细胞,随后用酚抽提,可以得到哺乳动构基因组DNA,用此方法得到的DNA长度为100-150 kb,适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和 Southern分析。 通过本实验了解并掌握提取基因组DNA的原理和步骤,以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仪器、材料与试剂 (一)仪器 1 . 台式离心机 2 …

阅读更多 »

南京中医药大学:忍冬苷靶向EZH2减轻溃疡性结肠炎通过自噬介导NLRP3炎性体失活

结肠巨噬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的异常激活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虽然靶向NLRP3炎症小体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但其调节肠道炎症的潜在机制仍存在争议。 2021年3月9日,发表于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影响因子11.413)的一篇题为Lonicerin targets EZH2 toalleviate ulc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