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 月 18日, 星期五
新闻

慢病毒倍比稀释测定活性的实验中,DAY2天时,把稀释好的病毒和细胞孵育过夜时,用把细胞原培养基吸取出去吗,还是直接把病毒液添加进去?

好问题!在进行 慢病毒倍比稀释测定病毒滴度(titer) 的时候,DAY2 加入病毒时是否更换培养基,确实是一个关键点,对感染效率有一定影响。下面是两种常见操作方式,以及推荐做法:


推荐操作:先吸掉培养基,再加病毒(常规做法)

流程简述(以DAY2为节点):

  1. DAY1:铺板细胞(如293T、HEK293,常用于测滴度);

  2. DAY2:感染操作

    • 吸掉旧培养基;

    • 加入含有病毒的稀释液(可含 Polybrene,常用浓度 4–8 μg/mL);

    • 可选择spinfection(1000–1200g,30–90分钟,室温或32℃);

    • 放回37℃培养箱孵育 6–24 小时;

  3. DAY3或DAY4:换液或加药筛,继续培养或进行滴度检测(如荧光或抗生素选择)


为什么推荐吸掉原培养基再加病毒?

  • 避免病毒稀释:如果保留原培养基,病毒浓度会被稀释,影响感染效率;

  • 保证MOI一致性:加到的病毒体积准确进入目标细胞,利于滴度计算;

  • 有利于病毒与细胞的接触和吸附,提高转导效率。


例外情况:

  • 有些敏感细胞类型(如某些免疫细胞)对换液特别敏感,这时可以:

    • 留一部分培养基(比如1:1稀释病毒);

    • 或者加病毒后短时间孵育(如6h)再换新鲜培养基。


总结建议:

对于慢病毒滴度测定实验,特别是你做倍比稀释感染 HEK293T 这类细胞时:

推荐操作是:DAY2 吸掉培养基,再加入稀释好的病毒液。
添加 Polybrene 和 spinfection 会进一步提升感染率和滴度测定的准确性

Check Also

慢病毒滴度测定的倍比稀释实验中,设置复孔的作用?

在慢病毒滴度测定的倍比稀释实验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